谁能想到,血管“清道夫”竟来自一种黏糊糊、臭烘烘的发酵食物?
1980年,日本的须见洋行博士正在为寻找“消减”血栓的物质而苦恼,无意间瞥见了餐桌上的纳豆,他脑子突然蹦出个想法:纳豆会不会是我要找的答案呢?
【资料图】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他决定大胆尝试。他先是提取了纳豆黏糊糊的菌丝,将其加入到血栓之中,按照常理来说,实验的结果会在第二天显现,须见洋行于是摸起了鱼。
到了5点半,须见洋行博士摸完鱼,准备离开实验室去吃饭。出于职业习惯,他查看了一下各个培养皿的情况,结果令他非常意外,纳豆的培养皿中,血栓居然肉眼可见地溶解了2厘米,速度是当时热门物质“尿激酶”的19倍。
由于实验是在下午2点半做的,因此,这项震惊世界的研究被称为“下午两点半实验”,纳豆中急速溶栓的分子也被称为纳豆激酶。
· 74名志愿者补充8周,血压明显降低
此项研究一出,立刻引发了学界对纳豆的研究狂潮,纳豆也随之“臭名远扬”。
美NIS实验室率先出动,他们召集了74名高血压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补充100mg的纳豆激酶(“心益维”关键物质)和安慰剂,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
结果显示,服用纳豆激酶的志愿者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等体感明显减少,血压也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5.55 mmHg和2.84 mmHg。
无独有偶,日本岐阜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跟踪调查了13355名男性和15724名女性,发现纳豆摄入量越高,心血管越健康。
这两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否罹患心血管疾病,纳豆都能发挥出自己作用。纳豆也因陡然走红,不少人甚至称其为“人类的第二个太阳”。“纳豆顿顿有,活到九十九”也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顺口溜。
不少专家也表示:日本心血管问题发生率低,仅为我国的1/75,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习惯食用纳豆。
反观国人,心血管健康状况则相当堪忧。根据中国医学院陈伟伟教授的数据,国人平均心脏的年龄,要比实际年龄老13岁。
· 人与血管同寿,血管问题要重视
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曾言:人与血管同寿。如果国人心血管健康不能得以改善,将会大大制约长寿时代的到来。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目前我国有超3.3亿人存在心血管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可见血管问题与老化也存在着密切联系。
为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国人健康地步入老年,科学家们在纳豆激酶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类较为成熟的 “心益维”类补剂,如今已走出实验室,通过京东等平台流行于大众。
与纳豆相比,成果“心益维”似乎更具优势。资料显示,除纳豆激酶外,该成果还复配以槲皮素、萝卜硫素等新兴物质,清除老化细胞,减慢血管老去速度,双管齐下,实现系统闭合式干预,为“命管”增力。
近些年,大流行事件的发生,更是加剧了这类事件的发生,“心益维”这类新兴科技的出现,为国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翻阅其京东详情页,不少人表示,“头疼头痛、胸闷气短好些了”,更有甚者,一次拿下十几瓶,称是送给父母和亲戚朋友,“现在送啥不如送健康”。
· 上医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要想“不惹上大麻烦”,除了选择前沿的生物科技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不可缺少。
根据2022年的统计报告,影响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爱抽烟、吃得差、动得少、腰围粗、抑郁症、三高、肾不好、睡不够和空气差。
在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高风险因素,适当地进行改善,例如合理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食物,适当运动,避免熬夜,经常体检,保持积极的心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老年相关疾病”的关注度逐渐增高,而心血管问题首当其中,是最大的威胁之一,科学家们也在积极探索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信在未来,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手段来面对心血管问题。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