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绿必“珍”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综述
(资料图片)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舜皇山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多样,原始自然的山水风光独具一格,是生物资源和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宝库,拥有“南岭明珠”“南方树木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称。
舜皇山保护区成立14年来,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简称“舜皇山管理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寸绿必“珍”,秉承“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谐发展”的宗旨,全力抓好保护区建设、发展各项工作,精心绘就了一幅壮美生态画卷。
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舜皇山管理局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心,并转化成做好工作的行动自觉与动力。同时,注重提升群众的保护意识,采取传统宣传方法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态化生态安全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此外,该局还指导成立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参与式的志愿服务和示范引领,让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内及周边群众自觉参与保护工作。
围绕建设“美丽舜皇山”目标,舜皇山管理局努力确保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最原始状态。
按照森林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要求,严格执行全面禁伐、禁猎和禁渔制度,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有效保存。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非法进入保护区案。设立保护站、保护点和检查站,严格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和车辆实行有效监管。自成立以来,舜皇山保护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未发生重大自然资源破坏案件。
加强本底资源调查和重点保护对象生态修复。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全方位开展科研监测合作,真实掌握资源本底,夯实生态修复的基础。通过监测发现,保护区内各珍稀野生植物人为干扰轻、生长状况总体较好;发现和发表植物新种3种,发现植物新分布种2种;观测到鸟类种类达160种。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人工培育科研工作,完成了资源冷杉的人工培育并获得成功,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98%,长势良好。
深入开展“绿盾”“洞庭清波”“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等专项行动,加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共查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0个,均已全面完成整改销号工作。
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让舜皇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探索发展新模式,打造“点绿成金”的新奇迹
舜皇山管理局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打造“点绿成金”的新奇迹。
利用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的物种资源优势,舜皇山管理局与深圳一家企业携手打造了一家研学基地。如今,各类研学活动接连不断,带动当地民宿、土特产、创意农庄等业态的蓬勃发展。
针对万亩野生茶叶资源,舜皇山管理局建立了野生茶保护基地,着力打造野生茶叶旅游商品品牌,共获得茶叶金奖13个,开展有机认证3个。同时,积极推动茶旅融合,招引企业建设茶旅融合研究中心和加工企业,实现年产野生茶20000公斤,带动周边林农增收致富。
舜皇山管理局积极参与新宁县全域旅游开发,围绕舜帝文化、红军长征文化做好文章,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成功将舜皇山列入潇湘红八景,红军路(湘桂古道)、红军桥、红军哨等红军长征旧址被列入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全国范围开展旅游区标志设计征集活动,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和红色文化、舜帝文化对联的征集活动,组织开展重走红军路、翻越老山界活动等,举办了湖南生态旅游节和舜皇山野茶节,打响了“舜皇山”品牌。此外,舜皇山管理局还规划建设了一条穿行森林花海茶香的茶文旅精品线路,将茶文化、舜帝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各种旅游元素深度融合其中,届时,舜皇山将成为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研学实习、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如今,靠着“绿水青山”,舜皇山已成为促进当地发展的一座“金山银山”。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